高级搜索
1941年1月,中国抗战史上的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后,盐城因新四军重建军部于此,而被誉为华中敌后抗战的文化名城。
《盐城红色文化专题数据库》以反映新四军抗战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资源库
是盐城图书馆保存新四军抗战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之一。
她的建设与利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于构建铁军文化学术和文化文献学的理论研究体系,
填补新四军抗战研究空白,展示地方文献和文化功能,将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
湖海艺文社
1942年10月陈毅与阿英等人提议成立“湖海艺文社”以发挥文艺界团结抗日的作用
陈毅与盐阜士绅和诗一组
次韵答阜东庞。杨二先生(1942年)
阿英(钱杏邨)
著名文学家、戏剧家:阿英(钱杏邨)于1942年7月14日率全家人从上海来到新四军军部驻地停翅港
邹韬奋
邹韬奋,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
文化村、湖海艺文社
文人学者汇集阜宁,新四军军部创办“文化村”和“湖海艺文社”
文化村
阜宁“文化村”名人学者名录
陈毅致辞
向盐阜各界致辞》陈毅 1942年5月7日
黄克诚与民主人士合影
黄克诚与地方民主人士合影
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暨第3师部队驻阜宁期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开创了华中敌后根据地团结、统一抗战的局面
欢送新四军
盐阜人民欢送青年参加新四军、欢送新四军开赴前线
新四军刘老庄连
新四军史话
新四军苏浙军区战史
浙江省新四军历史人物研究文集
新四军抗日故事
湖北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会刊
湖北省荆州地区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成立大会会刊
新四军黄石人物志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新四军的传奇故事
赞新四军(外一首)
大江南北聚雄师,再造神州靠坚持。云岭高歌东进日,盐城浴血整编时。华中前敌艰难史,抗战铁军胜利诗。万里河山收半壁,人民解放竖红旗。
血洒洪泽湖畔——瞻仰新四军二十六烈士陵园
在美丽富饶的苏北平原,坐落着一个文明古镇——淮阴区赵集镇,宽阔平坦的宿洪公路穿镇而过,蜿蜒连绵的张福河偎依着赵集镇向南缓缓地流淌,汇入洪泽湖。新四军一师五十二团二十六烈士殷红的鲜血就洒在这广袤的洪泽湖畔。走进二十六烈士陵园,庄严宏伟的"新四军一师五十二团二十六烈士纪念碑"让我们肃然起
一个新四军老战士口中的蒋家河口战斗
1938年初,日军大举进攻皖中,合肥、巢县、淮南、阜阳、滁县等地相继沦陷,日军控制淮南铁路线,掠夺矿产资源. 1938年4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巢城.当时日军每到一处都实施“三光”政策,在最疯狂、最残忍的敌人屠刀下,群众的生命财产难以保存.
新四军文艺审美大众化理念成因、途径与启示
文艺审美大众化理念是新四军各项主张取得广泛而深入宣传效果的重要保障。对于新四军文艺审美大众化理念的成因、途径、当代启示等方面的研究,对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文艺创作与宣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新四军老战士石刚亲历三次日寇大“扫荡”
广袤的淮北平原历史上是丰腴的粮区,其西北部的泗洪县亦是富庶之地。日寇对这里也垂涎已久。新四军老战士石刚,在1940年春至1942年底亲身经历了日寇对淮北地区所进行的三次残酷大"扫荡",他常向后人讲述这段铭心刻骨的记忆。第一次大"扫荡",他既恨
新四军也有一支“铁道游击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知侠写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吸引了众多读者,后来改编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几乎无人不晓。八路军115师在山东微山湖一带有一支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袭击日寇,屡建奇功。可是新四军第二师在淮南也有一支神出鬼没、屡建奇功的铁道游击队——铁路便衣大队,这就鲜为人知了。
版权所有:盐城市图书馆
馆址: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府西路6号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分类号
删除 添加条件 搜索